標籤

網誌存檔

2009年10月15日 星期四

內向

許多內向的人希望能夠改變自己的內向性格,提高自己與他人交往的能力,進而擁有良好的人際關系。於是他們看了許多人際關系方面的書籍,也學了許多人際關系的技巧,可是卻發現收效甚微,效果不明顯。這說明光學習技巧是遠遠不夠的。他們無法擁有良好的人際關系不光是因為缺乏技巧,還有許多深層次的原因。同時,這是否也從一個側面說明了,現在的人際關系方面的書籍是有缺陷的,是不完整的。內向的人要想擁有良好的人際關系,需要從信念、態度、技巧等多方面改變和提高。


一、信念:樹立「雙贏」(平等互利)的信念

要想擁有良好的人際關系,就要有平等、互利的思想。用時髦的話說,就是要有雙贏思維。

在對待人際關系上,存在著以下幾種思維模式:

1.我贏你輸:
我們從小受的教育就在加強這種思想觀念。考試的時候你要考得比別人好,體育比賽時你要跑得比別人快、跳得比別人高,你要得冠軍。總之只有超過別人,只有贏,才能使我們感到快樂。我們把生活看成是競技場,要成功幸福就要超越別人,把別人甩在後面。
另外,自私自利的人抱持的也是這種我贏你輸的思想。

2.我輸你贏:
缺乏自信、缺乏自尊的人往往是這種思想。
他們不敢堅持自己的立場,無所欲無所求,犧牲個人利益委曲求全,以犧牲求太平。

3.兩敗俱傷:
表面上看這樣做誰都得不到好處,似乎沒有人會這樣做。可是有的人偏偏要這樣想、這樣做!損人不利己,我得不到的你也別想得到,為了報復,寧願犧牲自己,也要把你拖垮。

4.雙贏:
雙贏是建立在平等互利思想的基礎之上的。自己獲利但又不傷害別人利益。不把自己和別人對立起來,我和你不是敵對的雙方,而是同一條戰壕裡的戰友,有富同享,有難同當,共同開創美好的未來。

我贏你輸(自私自利)、我輸你贏(委曲求全)、雙輸(兩敗俱傷)這些思維模式,都是無法使人擁有良好的人際關系的。要想擁有良好的人際關系,就要有雙贏思維,擁有平等、互利的思想

內向的人這樣改善人際關系(二)



二、態度:把握愛心與勇氣的平衡。

雙贏就是大家都贏,雙方都得利。

要想雙贏離不開愛心與勇氣。

愛心使你能夠關心他人,照顧到對方的利益;勇氣使你能夠堅持自己的立場,維護自己的利益。愛心與勇氣的平衡,才能真正做到雙贏。

想要擁有良好的人際關系,光有愛心是不夠的,還需要有勇氣。而內向的人欠缺的不僅僅是愛心,可能更欠缺勇氣。沒有勇氣也是不能擁有良好的人際關系的。

只有愛心與勇氣的平衡,才能產生良好的人際關系。

愛心與勇氣的平衡,具體又體現在以下幾對關系的平衡中。

1.尊重他人與自我尊重(「尊重」與「自尊」的平衡)
大多數人際關系的書籍都強調尊重他人的重要,倡導微笑、贊美、感恩……等等。尊重他人確實很重要,但這些對內向的人來說如同是隔靴搔癢,沒有說出內向之人真正需要改進提高的關鍵。內向的人真正的問題恐怕是缺乏自信自尊,過於委曲求全。因此,樹立自信自尊,才是解決問題的關鍵。

2.誠實守信與信賴他人(「誠信」與「信賴」的平衡)
做人要誠實守信,使別人信賴自己。與此同時,你也要信賴他人。
內向的人其實從內心裡就不信賴他人,對別人總是懷有莫明的懷疑與畏懼。一想到要與人交往,就猶豫不決、充滿恐懼。這也是他無法擁有良好的人際關系的原因之一。對他人的不信任感是內向的人需要重點解決的一個問題。

3.對他人感興趣與開放自我(「好奇」與「開放」的平衡)
人際交往的書籍教導我們要對他人感興趣。並說「一個對他人感興趣的人,兩個月內交的朋友,比一個只知道讓別人對他感興趣的人兩年內交的朋友還要多。」由此可見對他人感興趣的重要性。對他人感興趣就是要了解對方。內向的人不一定對他人不感興趣,不想了解別人,他的問題是不願意開放自我,不想讓別人了解自己。他總是擔心別人了解自己後,會看不起自己。其實這只是你的消極想像。別人只會因為了解你而尊重你。對一個不了解的人,是不可能發自內心尊重的。
了解是雙向的。內向的人因為不願讓別人了解自己,因此不敢過份表現出自己對他人感興趣,害怕對方也對自己感興趣,想要了解自己。
由此可見,內向的人要想擁有良好的人際關系,就要勇於開放自己,願意讓別人了解自己,同時也努力去了解他人。光對他人感興趣,對內向的人來說是不夠的


內向的人這樣改善人際關系(三)



4.理解他人與表達自己(「理解」與「表達」的平衡)
人際交往離不開溝通交流。溝通就是通過傾聽來理解別人,通過表達來使別人了解自己。內向的人不善於表達自己,如何說話是他們的一個弱項,他們更願意傾聽。但他們的傾聽是被動的傾聽,別人說什麼他們聽什麼,而不善於通過提問來把握談話過程,也不善於通過贊同使別人感到你願意聽他說話。因此這個願意傾聽的優勢,在內向的人的身上也沒有充分地發揮出來。

5.寬容他人與主動認錯(「寬容」與「認錯」的平衡)
別人出錯時,寬容對方;自己出錯時,主動道歉。
內向的人因為自信心不強,往往不能主動認錯,怕這樣做使別人知道自己出錯而瞧不起自己。因此他害怕出錯,做事謹小慎微、畏首畏尾,出錯掖著藏著、怕人知道。或者走另一個極端,不管是不是自己的錯,總是不停地認錯,以此博得別人對自己的同情、憐憫。其實無論是不敢認錯還是不停地認錯,都反應了他對別人原諒他的錯誤沒有信心,對自己改正錯誤、扭轉局面的能力沒有信心。這使他寧願什麼事都不做,以免言多必失、做多錯多。

6.……

……

通過以上的分析,內向的人不能擁有良好的人際關系,不光是因為性格的因素,還是許多思想觀念的偏差造成的。而且越分析,問題越多。不過這樣也好。知道了問題的關鍵在什麼地方,就能著手進行改進與提高。

另外我們也看到,絕大多數的人際關系書籍,都只談到了人際交往中的愛心部分,例如尊重他人、誠實守信、對他人感興趣、理解他人、寬容他人……等等,而對人際交往中平衡愛心的勇氣部分,卻都忽略不談。這樣建立起來的人際關系是有偏差的,離我們理想中的雙贏的人際關系,還有一定的距離。本人把長期被人們忽視的、對內向的人搞好人際關系特別有用的人際交往中的勇氣部分,做了彌補。由此而組成的人際交往的理論,才是完整的理論。在此理論指導下建立的人際關系,才是真正的、人們心目中渴望的、良好的人際關系!

內向的人這樣改善人際關系(四)



三、技巧:

樹立「雙贏」的信念,「愛心」與「勇氣」兩手都要抓,兩手都要硬,這就是走在通往良好人際關系的正確道路上。如果同時還能掌握一些人際關系的技巧,那就更是如虎添翼了。

要想擁有勇氣,就要有自信。樹立自信是有方法可循的。自卑一定有原因,自信一定有方法。只要按照建立自信的方法去做,就能擁有自信。建立自信常用的方法有:每日激勵、自我暗示、正面回憶、充分准備、小事做起……等。有了自信,就敢於冒險,就能有勇氣!

如同培養勇氣有方法一樣,表現愛心也有技巧。

1.如何做:
微笑、禮貌、幫助、服務

2.如何說:
寒喧、提問、傾聽、表達
贊美、感激、說服、激勵

具體如何微笑、贊美、說服……等等,人際關系的書籍都有詳細的解說。

內向的人要想擁有良好的人際關系,需要一步一步地來。就像小孩子要先學爬,再學走,最後才能跑。飯要一口一口吃,路要一步一步走。欲速則不達,要有耐心。人際交往中有許多技巧,我們一次只重點學習和練習一個技巧,並努力把它學好,不要想一次就掌握所有的技巧。只要是在人際交往中比以前有進步和提高,就應該感到高興和欣慰,不要指望一口吃個胖子。

學到不等於悟到,悟到不等於做到,做到不等於老到。

只有將一個技巧練到老到,不假思索就能運用出來,也就是說養成了習慣,才能算是真正掌握了這個技巧。根據一般規律,培養一個習慣需要二十一天的時間。因此我們至少要花二十一天的時間來練習一個技巧,然後再進入下一個。

內向的人可以先從簡單的技巧開始練起。例如先練習微笑和寒喧。簡單的寒喧就是問好。「你好!」「今天天氣不錯。」「您吃了嗎?」「再見!」……等等。在生活中盡量對遇到的人微笑並且問好,這樣堅持二十一天。如果同時還能結合培養自信的練習,效果就更好。

當微笑與寒喧成為習慣之後,就可以練習提問與傾聽了。如果你真的掌握了提問與傾聽的方法技巧,即使你還不善言辭,別人也會把你當成人際交往的高手。

微笑、寒喧、提問、傾聽,這些簡單的方法技巧掌握之後,就可以深入學習其它的技巧。隨著交往能力的提高,你會發現,擁有良好的人際關系,並不是想像中的那樣難。

附件中是有關提問與傾聽技巧的相關資料。

內向的人這樣改善人際關系(五)



前面說過,良好的人際關系,來自於愛心與勇氣的平衡。

而勇氣與自信是密不可分的。有了自信就有勇氣,沒有自信就沒有勇氣。那什麼是自信呢?

有人說,自信是一種感覺。有了這種感覺,就會對自己充滿信心,就能無所畏懼,就敢做任何事情;失去了這種感覺,就會懷疑自己,瞻前顧後、畏首畏尾,不敢采取行動。而感覺是變化無常的,感覺也是很難控制和把握的。現在是這樣的感覺,也許過一會兒就是完全相反的感覺。

把自信看成是一種感覺,就給自己不敢行動找到了絕佳的借口。因為自信是一種感覺,而感覺是善變的,也許現在有自信的感覺,過一陣兒就沒有了這種感覺。沒有了自信的感覺,就不敢采取行動。而不敢行動,就更加得不到自信的感覺,也就更加不敢行動。這就陷入了一個惡性循環:因為不自信,所以不敢行動;因為不敢行動,所以更不自信!這個惡性循環的結果就是慢慢地變得膽小而且自卑,越發地沒有自信。

因此,決不要把自信當成是一種感覺!自信應該是一種態度。態度不同於感覺。按照詞典裡的解釋,態度是對事物的看法和做法。自信是我們做事時應該主動采取的一種態度,而不是需要等待降臨的一種感覺。不能說有了這種感覺,我就大膽行動;沒有這種感覺,我就消極逃避。否則,你就會陷入前面所講的那個惡性循環裡!

自信是一種態度,是一種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。具體地說,自信就是以「我一定能」的信念為基礎而產生的想法和做法。

當遇到原本自己恐懼的事情需要做的時候,想像一個自信的人遇到這種情況時會如何想、如何做,然後把自己當成那個自信的人,按照那個自信的人的想法和做法去想、去做。即使你兩腿發抖、心跳過速,也要命令自己那樣想、那樣做,要采取行動。行動就會有成果。有了成果,就能產生自信。你越能采取行動,就越能看到成果,就越自信。堅定地樹立「我一定能」的信念,並按著這個信念去思考、去行動。逐漸地,你就能成為一個充滿自信的人!

內向的人這樣改善人際關系(五B)

電視劇《大長今》裡長今與崔尚宮廚藝大PK的情節,就反應了這樣一個事實,那就是:成功離不開自信。而自信是一種態度,不是一種感覺。

原本要與崔尚宮廚藝大PK的是韓尚宮,可比賽時間都到了,韓尚宮還沒出現。不得以,長今只好代替韓尚宮出賽。而賽前精心准備的食材,此時許多都找不到了,只能東拼西湊了一些食材。比賽一開始,長今就連輸了兩局。長今的助手說自己雙腿哆嗦,長今說她也是。絕大多數觀眾都不看好長今,認為她必敗無疑。但長今是成功者,長今知道:要成功就要自信。自信是一種態度,而不是一種情緒、感覺。雖然雙腿顫抖,心中充滿恐懼,但她還是強迫自己相信,憑著死去的母親的保佑,自信一定能贏得比賽!於是她仍然一心一意專注於比賽。最後,長今憑著廚藝、細心、善良,終於反敗為勝,贏得了廚藝比賽!

成功者都知道,自信是一種態度。而失敗者卻把自信看成是一種情緒、感覺。有了這種感覺,就敢作敢為;沒了這種感覺,就推托逃避。成功離不開自信,這誰都知道,但什麼是自信,不同人有不同理解。這也是成功者與失敗者的重要區別。成功者即使渾身發抖,內心恐懼,但也要以信念、態度,戰勝恐懼,建立自信,並最終獲得成功;失敗者則任由情緒、感覺左右自己的行為,並被恐懼嚇倒,最終失敗!